建言献策 | 听听两位代表委员在广州两会发出的扶残助残好声音
聚焦广州市两会
2021年1月28-31日,广州开启“两会”时间。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会长、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理事、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雷建威律师,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狮子会第一副会长、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律师关注民生,一心为公,心系残疾人及特需儿童,分别与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政事,下面来听听他们作为法律人在两会上发出的参政议政好声音:
三个提案关注残疾人权利
01 雷建威:将自闭症早期筛查纳入常规儿童体检项目
“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0-3岁儿童常规保健体检中没有自闭症早期筛查项目,也没有规定的宣教内容”,雷建威说,个别区县妇幼保健院虽然有初筛评估量表,但因为没有文件规定,基本不开展筛查。
对此,雷建威提出,应将自闭症早期筛查纳入常规儿童体检项目,“一旦发现可疑自闭症儿童,及时引导家长带儿童到区县级妇幼保健院进行自闭症早期筛查”。
同时,市卫健委应尽快建立自闭症早期筛查机制,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市级妇幼保健院各自职责,“在区县级妇幼保健院培育初筛基地,利用统一量表开展自闭症早期筛查,发现疑似自闭症儿童,通过转诊转介单到指定的省市级妇幼保健院确诊。在妇幼保健院选定确诊基地,根据统一诊断标准对自闭症进行早期诊断”。
对于医生培训,雷建威建议,市卫健委应制定自闭症筛查培训计划,在基层医疗机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市级妇幼保健院培育一批自闭症早期筛查专家,组成一支专业的筛查队伍,研究制定评估工具,统一评估标准、并持证上岗。
另外,他提出,政府应加大多部门的联合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自闭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康复重要性的认识,支持民办康复机构和服务于残疾人的社会组织等单位。
02 雷建威、郑子殷:广州应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权利保障
目前广州在推动随班就读、落实特殊教育政策方面依旧面临不少问题,包括:广州特殊教育残障学生有近5000人,随班就读者占比不足4成,有关部门未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实施细则......与人民群众对接受均衡、优质特殊教育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雷建威、郑子殷建议,广州应针对性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残障儿童信息系统和残障儿童识别、评估和分级制度,对残障儿童进行分类入学;建议依托信息技术,整合民政、教育、卫生和残联等各部门的力量和信息,为所有残疾儿童建档立卡,设立专用信息库。
二是市、区两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应严格按照每人指导3-5个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标准,分学段组建融合教育巡回指导团队。探索通过按岗位购买服务的办法招录聘用专兼职特教教师或通过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为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加强对随班就读的督导力度。将随班就读残障学生生均经费拨付、资源教室建设、资源教师配备和生师比纳入教育督导范围,落实特殊教育的支持政策,提升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四是在普通教师资格从业证书的考核中增加特殊教育内容,培养具有融合教育理念、能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师队伍,并在各级培训中增加随班就读相关的主题培训内容等。
03 雷建威:加强无障碍环境建管,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深圳一“瓷娃娃”(成骨不全症患者)因无障碍通道坡度过大导致轮椅翻倒事件,引发社会对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反思。
毫无疑问,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但与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关乎人文社会内涵与生活品质的提升。为尽快改善广州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雷建威建议:
一、根据《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检查我市原有无障碍设施缺陷并进行整改。
二、落实涉及公交出行方面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及整改问题,要求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和巡游出租车运营单位配置一定比例的可供轮椅乘客使用的无障碍车辆,并制定相配套的无障碍服务规范。
三、加强对本市无障碍设施的长期监管。
来源: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转载: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节选)
声明: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如需转载原创文章,或因部分转载作品、图片的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通过留言方式联系本网站运营者。谢谢!